News
资讯中心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2020/02/08来源:灵小编
疫情下零售企业的营销,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2020年的开年,对很多零售企业来说,真的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零售行业重在营销,但是越过越长的春节假期,无论是零售行业还是消费者用户,除了来自于病毒支配的恐惧,都有种被逼疯了的感觉!

很多零售企业都在思考,在这种敏感关头,企业还要做营销吗?可是,如果疫情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企业难,生存难,难道零售企业就在家歇菜?这篇文章我想讲讲零售企业在这段时间应该如何做营销及我们对营销的看法。

 

01 疫情之下,零售企业该不该营销?

本次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零售企业除了面临实体店铺的压力,同时,部分线上业务也短期停业。多家机构预测,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将会相当严峻。对多数零售企业来说,在现在这个阶段,好像能为社会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活下去。而营销,存在的意义,应该是帮企业无论在这个期间,还是之后,都更好的活下去。

 

好的营销,应该是帮社会做价值交换,让消费者更容易找到哪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再进一步才是消费,以此来促进财物的交换及流通。我们认为,在特殊时期做营销,需要慢下来,让用户知道我们的存在,并帮助他们。

其实,我们已经发现,在挑战之下必然存在机遇。对零售行业来说,这句话依旧适用。最核心的机遇,有如下2点:

机遇 一

以往我们在关注用户如何能被我们触达,我们质疑推送的效果和实际查阅的用户数。而在疫情期间,我们发现,推送的效果不仅仅是成点数的增加,而是成倍数增长。因此,如何控制推送内容图文的质量和精准的人群触达成为了关键。

机遇 二

疫情是暂时的,生意是长期的。在这个时间段如何慢下来,精耕现有的客户从而产生裂变,对未来疫情结束后可能存在的“报复性消费”形成铺垫效应。疫情期间的企业营销,不能作为投机之举,而要一如既往地为满足消费需求而服务。

 

02 特殊时期,零售企业该怎么做营销?

在这个特殊时期,零售企业门店人数迅速下滑,线下传统行业在这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对于零售行业来说,这次的挑战不止于营销,而是如何把战场从线下开始迁移线上,配合营销实现线上业务转型。例如:

刚刚开了许多线下门店的国内某个首家彩妆集合品牌,在这段时间立刻转型加速展开了一系列线上运营倾斜和精细化运营用户的动作。他们即将上线小程序电商、直播电商板块,并继续加大KOC体验官的投入,同时也开启了小红书官方店铺,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彩妆购买服务,并且在疫情期间,还为移动端用户提供了更高比例的试用产品,进而为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打造营销闭环。

食品行业,某干果类的门店零售企业,通过公益宣传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疫情事件中,通过公众号宣传防疫方式,用暖心的文章得到了许多用户的Respect。《在灾难面前,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这篇公众号收获了6.3万的高阅读量,并引起很好的互动。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疫情中提供更多的价值,这些价值既可以通过营销手段,实实在在让利给消费者,比如满减、满赠、促销、预购等活动,为物流通畅后的销售期间做准备;也可以是通过图文传达的精神满足,要么让人获得知识,要么让人获得快乐。

 

03 让我们慢下来,精耕用户吧!

在这个“不那么忙”的时间,其实也正好给了零售企业一个沉淀的过程。零售企业可以考虑下在此期间:好好运营自己的私域流量;可以做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例如用户画像的完善,思考下精细化运营,营销的全年规划等等。因为在疫情结束后,我们有可能会获得新的转机,比如用户的“报复性”消费,从而把握住弯道超车的机会!

精细化运营,是私域流量运营的关键

随着零售品牌商在流量池用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以往我们很难沉下心来做细分,或者只使用简单粗放的群推模式,而不去关注个体的需求。使用高效的数字化营销管理工具,可以对流量池进行精细化深度运营,达到业绩持续增长的效果。

疫情面前,人们对于品牌的信任急剧降低,对安全的需求更甚。而精细化运营所能在这时候做的,就是帮助企业洞察运营,针对性营销,从而打造长期的品牌力。

精细化运营,本质上来说更多是数据游戏

不仅要能通过后台用户的行为、时间、设备等多维度推算用户的行为习惯,还需要通过标签对用户标签的分层实现自动化精准推送,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信息互动,而每个动作背后都指向了精耕细作的运营思想。

通过一系列数据得出的结果往往更加科学精确,避免因为盲目投放而造成的风险,精准营销数据化必定是所有品牌之所需。

疫情下关注的营销,与其说是营销,不如说是企业如何力所能及的参与到这场战斗当中,为零售企业长远效益而营销,为用户能从灾难中得到价值和安慰而营销。所以,行动起来,疫情之下的营销,既是自救,也是利他;既为自己,也为社会。

疫情仍在蔓延,我们志愿在这个困难的时期陪伴零售企业一起渡过,在技术和数据层面提供更多的判断和思考,为零售企业贡献数智化的力量。

心系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